模块一:汉语知识与技能

课程名称 课程类型 课时数 学时数 课程性质 主讲教师 内容简介 主讲教师简介
现代汉语语音知识 理论课 2 6 学历课程 朱敏、王明铭

《现代汉语语音知识》是为国家开放大学对外汉语教学中心国际汉语教师平台学员开设的一门基础课程。通过学习,学员可以进一步掌握现代汉语语音的基础知识,并能将所学运用于对外汉语语音教学。

本课程的教学目的是夯实学员的现代汉语基础,提高学员的语言应用能力。学习本课程,要求学员了解现代汉语语音的性质,理解现代汉语声母、韵母和声调的构成和特点,熟悉现代汉语的音节结构等。

朱敏,博士,南京师范大学国际文化教育学院硕士生导师,副教授。主要著作及论文有:《说汉语•谈文化》(合著,北京语言学院出版社,1994年)、《汉语风•口语篇》(合著,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1995年)、《汉语通论》(合著,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2004年)、《对外汉语教学中的词义理解和词汇记忆问题》(《南京师大学报》1991年第4期)、《汉语动植物词汇的文化色彩》(《语文月刊》1992年第4期)、《汉语口语中超音节组停延的句法特性》(《安徽师大学报》2001年第6期)等。

王明铭,教授,1944年生,北京市967年毕业于河北大学中文系。1987~1988年在北京大学进修语言学。1982年调入河北广播电视大学工作至今,现为河北电大教学处文史哲教研室主任、河北省语言学会理事。1997年被评为全国语言文字工作先进工作者,并先后被评为河北省教育系统、成人教育系统及电大系统优秀教师。

现代汉语词汇知识 理论课 2 6 学历课程 朱敏、王明铭

《现代汉语词汇知识》课程旨在夯实学员的现代汉语基础,提高学员的语言应用能力。学习本课程,要求学员了解现代汉语语素、词、词汇的类别,理解词的构造,了解词汇的构成部分,了解词义的性质和词义的变化,熟悉同义词的辨析方法,理解歧义现象产生的原因,熟悉分化的方法。

朱敏,博士,南京师范大学国际文化教育学院硕士生导师,副教授。主要著作及论文有:《说汉语•谈文化》(合著,北京语言学院出版社,1994年)、《汉语风•口语篇》(合著,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1995年)、《汉语通论》(合著,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2004年)、《对外汉语教学中的词义理解和词汇记忆问题》(《南京师大学报》1991年第4期)、《汉语动植物词汇的文化色彩》(《语文月刊》1992年第4期)、《汉语口语中超音节组停延的句法特性》(《安徽师大学报》2001年第6期)等。

王明铭,教授,1945年生,北京市人。1967年毕业于河北大学中文系。1987~1988年在北京大学进修语言学。1982年调入河北广播电视大学工作至今,现为河北电大教学处文史哲教研室主任、河北省语言学会理事。1997年被评为全国语言文字工作先进工作者,并先后被评为河北省教育系统、成人教育系统及电大系统优秀教师。

现代汉语语法知识 理论课 4 12 学历课程 齐沪扬

这是一门专为国际汉语教师的培养而开设的基础理论课。通过学习,学员可以进一步掌握现代汉语语法的基础知识,并能将所学运用于实际的对外汉语语法教学。

齐沪扬,浙江天台人,1950年8月出生于上海。中国共产党党员,博士学历,上海师范大学对外汉语学院院长、教授,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博士生导师。中国语言学会理事、华东修辞学会理事、世界汉语教学学会会员、上海语文学会副秘书长。北京大学汉语言学研究所兼职研究员、北京语言大学对外汉语教学研究中心兼职研究员、延边大学兼职教授,1996年至1997年度在韩国高丽大学任客座教授。 1982年起,在高校中文专业及相关专业为本科生、硕士生、博士生开设“现代汉语”、“语言学概论”、“实用语法修辞”、“传播语言学”、“现代汉语句法研究”、“现代汉语语法论文导读”、“现代汉语短语研究”、“语言学方法与语言测试理论”、“语法理论研究”、“语法应用研究”等课程。1987年起,在《中国语文》、《中国语言学报》、《语言文字应用》、《语法研究和探索》、《世界汉语教学》、《语言教学与研究》、《汉语学习》等杂志和高校学报发表论文90余篇,出版《现代汉语空间问题研究》、《语气词与语气系统》、《传播语言学》、《现代汉语短语》等各类著作和教材17种。目前独立承担国家汉办十五规划、国家语委等重大科研项目多项。

现代汉语汉字知识 理论课 3 9 学历课程 朱敏

这是为国际汉语教师的培养而专门开设的一门基础理论课。本课程以教学视频为主,以“汉字”为主体进行深入浅出的介绍;结合文字材料,探讨对外汉语中的汉字教学问题。 通过学习,学员可以进一步掌握现代汉语汉字的基础知识,并能将所学运用于对外汉语汉字教学。

朱敏,博士,南京师范大学国际文化教育学院硕士生导师,副教授。主要著作及论文有:《说汉语 谈文化》(合著,北京语言学院出版社,1994 年)、《汉语风•口语篇》(合著,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1995 年)、《汉语通论》(合著,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2004 年)、《对外汉语教学中的词义理解和词汇记忆问题》(《南京师大学报》1991 年第4 期)、《汉语动植物词汇的文化色彩》(《语文月刊》1992 年第4 期)、《汉语口语中超音节组停延的句法特性》(《安徽师大学报》2001 年第6 期)等。

对外汉语教学概说 理论课 3 9 学历课程 刘珣

对外汉语教学简单地说就是教外国人汉语。学好一门外语,是一个复杂的“教”和“学”的过程。对外汉语教学学科是研究教授外国人汉语规律的学科,它探讨怎样使学习者又快又好地掌握运用汉语的能力。通过对“语言教学的基本概念”和“对外汉语学科”这两部分内容的学习,可以让致力于这一领域发展的学习者了解语言教学的基本理论,对外汉语的理论基础构成以及学科的发展,对此学科有一整体、纵观的把握。

刘珣,北京语言大学人文学院和教师进修学院教授,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汉语教材总编审,国家汉语水平考试委员会顾问委员会委员,世界汉语教学学会理事。 历任北京语言大学校学术委员会委员,校“(对外汉语教学)课程与教学论”学位点学科带头人,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外国语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北京市高校师资培训中心兼职教授,北京市高等教师职务系列评审委员会对外汉语学科组组长,国家汉办对外汉语教学学术专家咨询小组成员,国家汉语水平考试委员会顾问委员会成员,北京市高等学校教师职务系列评审委员会对外汉语科学组组长,美国纽约州教育厅中文教学顾问,校学术委员会委员。

汉语本体知识与对外汉语教学 理论课 4 12 学历课程 崔永华

这门课主要探索汉语本体知识在对中国人的教学和外汉语教学中所体现的地位、目标、教授重、难点的不同,明确了对外汉教学内容、教学目标、提出了有效的教学方法。让学习者有的放矢地进行汉语本体知识的学习,更好地指导对外汉语教学。

崔永华,1978年考入北京大学中文系汉语专业研究生,师从朱德熙、林焘先生,专攻现代汉语语法。1981年毕业,获硕士学位。毕业后分配到北京语言学院(现北京语言文化大学)任教至今。历任北京语言学院三生活费副主任、教务处副处长、院长助理。他主要从事对外国人的汉语教学工作。1985—1987年曾在美国狐亥俄州立大学进修,在俄亥俄州欧柏林学院、佛尔芒特州明德中文暑期学校任教。1991—1993年在德国哥廷根大学任教。除教学和行政工作外,他还从事现代汉语语法和第二语言教学法的研究。

主持编写了语言教学法专著《课堂教学技巧》,参与编写代供外国人学习汉语的教材多种,发表关于汉语语法和对外汉语教学法的论文30余篇。

对外汉语语音教学技巧 理论课 3 9 学历课程 王若江

对于留学生来说,语音学习是汉语学习的重点、难点之一。如何帮助学生克服这些困难,掌握标准的汉语发音、说一口地道的汉语呢?

本课中,来自北京大学的王若江教授将在介绍汉语语音知识的基础上,帮助您掌握汉语语音教学的方法和技巧,为您帮助留学生克服语音偏误、巧妙解决汉语语音教学中的问题指点迷津。

王若江,现为北京大学对外汉语教育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曾赴日本、法国、美国等国讲学。

主要研究方向为对外汉语教学理论与方法、汉语语音与词汇。

对外汉语词汇教学 理论课 8 40 学历课程 钱旭菁

词汇在语言教学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在对外汉语教学中,针对不同的教学对象,应该重点教授哪些词语?选取何种方式讲解词语更有效?不同国家或地区的学生,经常出现哪些词语偏误,如何降低偏误率?对于诸如此类的问题,究竟应该怎样解决?对此问题,国家开放大学对外汉语教学中心国际汉语教师平台专为学员开设了《对外汉语词汇教学》课程。本课程以多种新型教学手段配合名师主讲,采取线上讲授和个性化在线辅导相结合的方式开展教学。相信对学员今后的词汇教学工作会有很大帮助。

钱旭菁,女,江苏省苏州人。北京大学对外汉语教育学院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现代汉语词汇研究和汉语词汇习得研究。授课内容广泛,包括不同层次汉语课、口语课,留学生选修课——影视汉语、阅读课等。合著教材有:《博雅汉语◎加速篇》(I),《博雅汉语◎加速篇》(Ⅱ)等。

普通话水平测试测前辅导 理论课 1 3 学历课程 袁钟瑞

普通话水平是国际汉语教师的一块“敲门砖”。《普通话水平测前辅导》是为国家开放大学对外汉语教学中心国际汉语教师培训平台学员开设的一门基础课程。该课程以国家汉办制定的《国际汉语教师标准(2012版)》为依据,参考汉语国际教师选派标准(要求汉语普通话二级甲等及以上)。

该课程考教结合,即将普通话水平测试与普通话培训相结合,需要参加测试的学习者可以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在短期内“对症下药”;不需要参加测试的学习者可以通过本课程的学习,正字正音,提高个人的语言魅力。

袁钟瑞,男,汉族,中共党员,1946年12月生于天津,中小学在北京就读。1968年赴内蒙古下乡插队务农,曾任供销社营业员、民办教师、公社秘书、粮油政策管理员和购销业务员。1979年12月返京后,先后任果园工人、房管施工员、区教育局秘书和办公室副主任、体改办副主任,1991年1月调国家语委普通话推广司,先后任普通话推广处负责人、副处长、处长,1998年8月起任教育部语言文字应用管理司普通话推广处处长至今。1985年在北京市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中文专业本科毕业,次年获文学学士学位。1994年起为国家级普通话水平测试员,1998年起任中国语文现代化学会常务理事。著有《话说推普》,发表多篇关于推广普通话的论文。

模块二:外语知识与技能

课程名称 课程类型 课时数 学时数 课程性质 主讲教师 内容简介 主讲教师简介
基础英语(1) 通识课 14 90 学历课程 刘占荣、高晓静

本课程是为巩固并提升教师学员英语技能而开设的的一门语言类课程。通过学习,学员一方面可以加深对英语语言基础知识的系统学习,另一方面还能强化听、说、读、写、译基本技能的训练,从而进一步提高其运用英语进行一般交际的能力,以便更好地将所学运用于对外汉语教学。

刘占荣、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外语学院副院长,副教授。研究兴趣:远程英语教学(English Language Teaching (ELT) in Open and Distance Education);远程英语教学资源的建设(ELT curriculum design and syllabus development);教学支持服务(ELT teacher and learner support);计算机辅助语言教学(Computer Assisted Language Learning);网络学习资源的开发与设计。

高晓静,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外语学院讲师。2005年毕业于北京外国语大学语言学与应用语言学专业,获得硕士研究生学位。

基础英语(2) 通识课 14 90 学历课程 石运志、张宇光

石运志,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外语学院讲师,英语系主任。2005年毕业于北京外国语大学英语教育专业,获得硕士研究生学位。

张宇光,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外语学院讲师,公共外语教研室主任。2004年毕业于西南大学外国语学院英语语言文学专业,获得硕士研究生学位。

基础英语(3) 通识课 12 72 学历课程 刘占荣、张宇光、高晓静

刘占荣、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外语学院副院长,副教授。研究兴趣:远程英语教学(English Language Teaching (ELT) in Open and Distance Education);远程英语教学资源的建设(ELT curriculum design and syllabus development);教学支持服务(ELT teacher and learner support);计算机辅助语言教学(Computer Assisted Language Learning);网络学习资源的开发与设计。张宇光,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外语学院讲师,公共外语教研室主任。2004年毕业于西南大学外国语学院英语语言文学专业,获得硕士研究生学位。

高晓静,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外语学院讲师。2005年毕业于北京外国语大学语言学与应用语言学专业,获得硕士研究生学位。

模块三:中国文化

课程名称 课程类型 课时数 学时数 课程性质 主讲教师 内容简介 主讲教师简介
诗的美感特质及诗作赏析 通识课 2 6 非学历课程 叶嘉莹

这是一门专为国际汉语教师的培养而开设的通识类课程,本课程以视频教学为主题,学员可以通过叶嘉莹教授风趣而睿智的讲授,深入学习诗的理论内容和实际价值。 此外,本课程的教学平台还将诗歌的理论分析与对外汉语文化教学结合起来,针对文化教学中的细节,提出了相应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相信有助于学员将所学更好地应用于对外汉语教学的实践中去。

叶嘉莹,国际知名学者兼诗人。1924年生于北京,1941年考入辅仁大学国文系,专攻古典文学专业,从师于古典诗词名家顾随教授。1945年毕业后,即开始了近60年的教学和学术研究之旅。1948年迁居台湾,50年代初任台湾大学专职教授。1966年赴美讲学,先后任密西根大学、哈佛大学客座教授。1969年定居加拿大温哥华,任哥伦比亚大学终身教授。1990年当选为加拿大皇家学会院士。她还是中国社科院文学所名誉研究员及中华诗词学会顾问。自1979年以来,每年利用假期回国讲学。1993年任南开大学中华古典文化研究所主任所长。

叶嘉莹教授将西方文艺理论引入中国古典诗词研究,著有《迦陵文集》十卷(1997 河北教育出版社)、《叶嘉莹作品集》二十四卷(2000 台湾桂冠图书公司)等,计数百万言,在国际诗词学界有着广泛影响。

词的美感特质及词作赏析 通识课 2 6 非学历课程 叶嘉莹

这是国家开放大学对外汉语教学中心国际汉语教师平台专为教师学员开设的一门通识类课程。通过主讲教师叶嘉莹教授对中国古典诗词美感特质的阐释,以及经典词作的赏析,学员能够对中国词作有一个基本而系统的了解,从而有助于其将所学运用于对外汉语教学。

叶嘉莹,国际知名学者兼诗人。1924年生于北京,1941年考入辅仁大学国文系,专攻古典文学专业,从师于古典诗词名家顾随教授。1945年毕业后,即开始了近60年的教学和学术研究之旅。1948年迁居台湾,50年代初任台湾大学专职教授。1966年赴美讲学,先后任密西根大学、哈佛大学客座教授。1969年定居加拿大温哥华,任哥伦比亚大学终身教授。1990年当选为加拿大皇家学会院士。她还是中国社科院文学所名誉研究员及中华诗词学会顾问。自1979年以来,每年利用假期回国讲学。1993年任南开大学中华古典文化研究所主任所长。

叶嘉莹教授将西方文艺理论引入中国古典诗词研究,著有《迦陵文集》十卷(1997 河北教育出版社)、《叶嘉莹作品集》二十四卷(2000 台湾桂冠图书公司)等,计数百万言,在国际诗词学界有着广泛影响。

四库全书与中国传统文化 通识课 2 6 非学历课程 黄爱平

本课程是为国家开放大学对外汉语教学中心国际汉语教师平台学员开设的一门基础课程。本课程由中国人民大学黄爱平教授主讲。通过学习,学员可以对《四库全书》有比较全面、清晰的认识,还能将所学运用于对外汉语教学,学习本课程有助于学员视野的开拓和综合文化素质的提升。

黄爱平,广西桂林恭城人,1955年生。1981年毕业于北京大学中文系,获文学学士学位。1984年、1987年先后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清史研究所,获历史学硕士、博士学位。现为中国人民大学清史研究所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清史研究所副所长,并任北京哲学社会科学“十五”规划历史学科组副组长、中华炎黄文化研究会理事兼学术委员会副秘书长。长期从事清史、学术史、思想文化史的教学与研究,兼涉历史文献与古籍整理。 主要著作有《四库全书纂修研究》(1989年)、《清代学术与文化》(合著,1993年)、《阮元年谱》(点校,1995年)、《18世纪的中国与世界·思想文化卷》(1999年)、《清代学术文化史论》(合著,1999年),《朴学与清代社会》(2003年),并发表论文百余篇。

中国山水诗的审美观照 通识课 2 6 非学历课程 葛晓音

这是一门专为国际汉语教师的培养而开设的通识类课程,由北京大学葛晓音教授主讲。通过学习,学员可以对中国山水诗的诞生、审美观照方式及代表作品等有一个比较全面、清晰的认识,还能将所学运用于对外汉语教学。学习本课程对学员开拓视野,提升综合文化素质有很大帮助。

葛晓音,1946年出生于上海市。1968年北京大学中文系本科毕业,1982年获北京大学中文系文学硕士学位。现为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兼任香港浸会大学中文系讲座教授,《人文中国》学报主编。曾任日本东京大学大学院(研究生院)人文社会系兼文学部教授。 研究范围为汉魏六朝唐宋文学,专攻诗歌和古文。主要代表作有《八代诗史》、《汉唐文学的嬗变》、《山水田园诗派研究》、《诗国高潮与盛唐文化》、《唐宋散文》、《唐诗宋词十五讲》等。有多种著作和论文获国家级、省部级奖及《文学遗产》、《文学评论》、《北京大学学报》等学术刊物的优秀论文奖。90年代初被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和国家教委授予“做出突出贡献的中国硕士学位获得者”称号。1996年至今任北京市第一届和第二届学位委员会委员。《文学遗产》、《中华文史论丛》、《唐研究》、《中国文化研究》等多种学术刊物编委,中国唐代文学学会副会长。第十届北京市政协委员,第十届全国人大代表。

中国戏曲的审美特征 通识课 2 6 非学历课程 吕薇芬

本课程是为国家开放大学对外汉语教学中心国际汉语教师平台学员开设的一门基础课程, 通过学习,学员不但可以了解到中国戏曲的审美特征,还能欣赏到京剧、昆曲等戏曲的一些精彩片段。本课程鼓励学员将所学运用于对外汉语教学,课程内容对于学员开拓视野,提升综合文化素质有很大帮助。

吕薇芬,1936年生,浙江宁波人。1960年毕业于北京大学中文系,同年进入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先后在民间文学研究室、古代文学研究室从事研究工作。后任该所期刊《文学遗产》编审、副主编兼编辑部主任。著有《中国传记文学》(元明清部分)、《张可久集校注》、《全元曲典故辞典》、《元曲三百首》等,并发表学术论文数十篇。

书法:中国文化的核心 通识课 2 6 非学历课程 钱绍武

这是一门有关中国书法的通识类课程,是国家开放大学对外汉语教学中心专为国际汉语教师平台中的教师学员开设的。本课程对中国书法在文字造型、使用工具、书法发展历程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的介绍,并引导学员了解书法如何在建筑感、舞蹈感、音乐感、美术感等方面体现其艺术特色。通过学习,学习者能够增进对中国汉字特点、汉字文化的理解,对于如何在国际汉语教学中更好地开展以中国书法为代表的文化课程,本课程的学习将对学员提供一定的帮助。

钱绍武,雕塑家、画家、书法家。1928年生,江苏无锡人。 1951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雕塑系,1959年毕业于前苏联列宁格勒列宾美术学院雕塑系。 现为中央美术学院教授、学术委员会委员(常设小组成员)。 中国城市雕塑全国艺委会常委,中国工艺美术学会雕塑专业委员会会长。 曾任国家教委艺术教育委员会委员、北京市人民政府专家顾问。 主要作品有雕塑《杜甫像》、《江丰像》、《李大钊像》、《炎帝像》等,绘画《素描与随想》(画册)、《钱绍武素描人体选集》等,书法《钱绍武书法集》等。 多次举办绘画与书法展。另有雕塑、绘画论文若干篇发表。 1995年担任中央广播电视大学艺术欣赏(雕塑部分)课程主讲教师,并参加编写教材《艺术赏析概要》(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1994年)。

模块四:中外文化比较与跨文化交际

课程名称 课程类型 课时数 学时数 课程性质 主讲教师 内容简介 主讲教师简介
跨文化交际概论 理论课 1 3 非学历课程 刘占荣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员可以了解英语国家的主要文化习俗和价值观念,熟悉中英两种文化交际方式的主要差异,掌握跨文化交际的基本知识和技巧,提高跨文化交际的意识和质量,从而帮助大家在同英语国家人士交往中有效避免或解决可能因文化差异而引起的种种误解或问题。

刘占荣,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外语学院副院长,副教授。研究兴趣:远程英语教学(English Language Teaching (ELT) in Open and Distance Education);远程英语教学资源的建设(ELT curriculum design and syllabus development);教学支持服务(ELT teacher and learner support);计算机辅助语言教学(Computer Assisted Language Learning);网络学习资源的开发与设计。

跨文化交际案例分析 实践与案例课 1 7 非学历课程 N/A

跨文化交际能力是当今国际化人才(包括国际汉语教师)的核心能力,案例教学是培养跨文化交际能力的最佳途径之一,而案例分析又是进行案例教学的有效形式。因此,《跨文化交际实例分析》的开设旨在为学习者了解和比较中外主要文化习俗、价值观念、交际方式等差异提供一个窗口。通过这门课程的学习,学员将了解中外的主要文化差异,掌握跨文化沟通的基本方法和技巧,并能够将其运用于实际的跨文化交际(和对外汉语教学实践)中。

N/A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 理论课 4 12 学历课程 胡文仲

本课程是为国家开放大学对外汉语教学中心国际汉语教师培训平台学员开设的一门基础理论课。该课程的设置以国家汉办制定的《国际汉语教师标准》为依据。本课程的开设旨在帮助学员了解英语国家的主要文化习俗和价值观念,熟悉中英两种文化交际方式的主要差异,掌握跨文化交际的基本知识和技巧,提高跨文化交际的意识和质量,从而帮助其在同英语国家人士交往中有效避免或解决可能因文化差异而引起的种种误解或问题。

胡文仲,1935 年生于天津,祖籍江苏。北京外国语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外国文学》主编。现任:中国英语教学研究会会长;中国跨文化交际研究会会长;中国高校英语口语协会会长。长期从事英语教学和研究、跨文化交际研究和澳大利亚文学研究,共出版专著6部,教材4部,编著10部,译著5部,在国内外发表论文数十篇。专著包括:《英语的教与学》(外研社, 1989 年), Encountering the Chinese ( 与 Neal Grove 合著,美国 Intercultural Press,1991 年 ) ,《澳大利亚文学论集》(外研社, 1994年),《外语教学与文化》 ( 与高一虹合著,湖南教育出版社, 1997年 ) ,《跨文化交际学概论》(外研社, 1999年),《超越文化的屏障》(外研社 ,2002年),《超越文化的屏障(修订版)》(外研社, 2004年)等。主编 《中国英语教学(三)》、《大众英语》、《公务员英语》、《文化与交际》、《跨文化交际面面观》、《英美文化辞典》、,《跨文化交际与英语学习》、《跨文化交际学选读》、《澳大利亚研究论文集 ( 一 ) 》等。曾在澳大利亚悉尼大学、墨尔本大学、美国宾州州立大学、威斯康星大学、日本青山学院大学任客座教授;在英国兰卡斯特大学、澳大利亚国家图书馆任客座研究员。 1987 年被评为国家级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 1990 年被授予悉尼大学名誉文学博士学位,2004 年被授予墨尔本大学名誉教授级研究员。

模块六:汉语教学策略与技巧

课程名称 课程类型 课时数 学时数 课程性质 主讲教师 内容简介 主讲教师简介
国外中小学汉语教学谈——法国篇 实践与案例课 2 6 非学历课程 俞文虹

本课程是一门实践与案例型特色课程,是分国别进行的,分为法国篇、新西兰篇等等。在形式上,该课程突破了传统的讲授形式,采用座谈的形式进行,内容涉及国外中小学实际的课堂教学实施、学习对象的特点、课堂的管理、教师、教材、汉语考试、以及当地衣食住行、风俗习惯、宗教信仰和文化禁忌等等,都是实际且实用的,对于在国外从事对外汉语教学的教师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本课程旨在通过对海外某一具体国家中小学汉语教学情况的具体介绍,让学习者了解该国中小学汉语教学的方方面面, 从而帮助其对将面临的教学环境有一个全面的了解,对将来的教学工作有一个较为准确的定位,做好心理和行动上的准备,并出色地完成教学任务。

俞文虹,北京外交人员语言文化中心讲师,法国巴黎东方语言文化学院(INALCO)白乐桑先生的语言教育博士。2003年-2006年:汉办公派法国蒙日虹中学汉语教师。在法期间,俞老师帮助蒙日虹中学建立校际交流的平台,和首都师范大学附中进行双向交流访学;曾协助法国HSK承办方“法国汉语教师协会”组织HSK报名考试工作,担任督考;协助法国使馆教育处编写汉语教师志愿者实用指南。同时,俞文虹老师还在法国巴黎东方语言文化学院继续教育学院担任兼职教师,负责HSK辅导课程;在法国兰斯商学院中法金融专业担任兼职教师。俞老师曾编写多本汉语出版物,如 « Le chinois pour les nuls », (Joël Bellassen 合作)Edition First, 2006, « Parler chinois 真棒 », Edition Ellipses, 2006,撰写《法国汉语教材文化因素的探讨》, 《建立网上汉语自测模式探索》等。

国外中小学汉语教学谈——新西兰篇 实践与案例课 2 6 非学历课程 韩曦

韩曦,新西兰国家汉语顾问,北京大学对外汉语教育学院副教授。在新西兰教育部所属的新西兰外语联合会的领导下,负责新西兰中小学汉语推广工作;帮助当地汉语教师提高教学教学水平;帮助那些开设中文的学校,营造浓郁的中国文化氛围;就当地中小学汉语教学工作提出意见和建议;协助使馆教育处做有关汉语推广工作。对新西兰中小学汉语教学做出了重大贡献。

国外中小学汉语教学谈——泰国篇 实践与案例课 2 6 非学历课程 吴应辉

吴应辉,中央民族大学国际教育学院教授、院长、博士生导师。曾受聘多次担任国家汉办志愿者选拔考官,选拔过赴泰国、法国等十多个国家的汉语教学志愿者。曾主要负责筹办过中国第一批24所孔子学院之一的泰国清迈孔子学院的建设。吴教授长期从事高等教育国际合作交流和对外汉语教学的管理工作,是我国汉语国际推广最早的探索者、积极参与者和见证者之一。

海外汉语教学概况——日本篇 实践与案例课 2 6 非学历课程 刘敬华

作为“海外汉语教学概况”的系列课程之一,本课旨在帮助学习者了解日本汉语教学和学习的基本情况,并帮助赴日进行汉语教学的教师提前熟悉情况、做好准备。学习者通过本课的学习,主要了解和掌握如本汉语教学的历史、发展、现状,以及日本人汉语学习过程中的一些常见偏误。

刘敬华,河南郾城人,2001年毕业于北京大学中文系,获学士学位;2004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对外汉语教育学院,获硕士学位。2004至今任教于北京语言大学汉语学院,其间2005~2006年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伊犁州师范学校从事对少数民族汉语教学工作;2008~2010年在日本大阪大学从事对日汉语教学工作。主要研究方向为对外汉语词汇教学、对日汉语教学,出版汉语教材《互动式汉语口语》(合编)。

海外汉语教学概况——法国篇 实践与案例课 3 9 非学历课程 白乐桑、俞文虹

作为“海外汉语教学概况”的系列课程之一,本课采取访谈的形式,使学习者在轻松的氛围中了解、熟悉并掌握法国的汉语教学情况,为赴法从事汉语教学做好准备。

白乐桑 (Joël BELLASSEN),法国著名汉学家,全欧首位汉语教学法博士生导师(巴黎东方语言文化大学),首任法国国民教育部汉语总督学,法国汉语教师协会的创始人及首任会长,世界汉语教学学会副会长。负责全法汉语教学大纲和考试大纲的制定与修改、汉语师资力量的考核和聘用。先后主编《汉语语法使用说明》、《汉字的表意王国》、《说字解词词典》等专著二十余部,主编的《汉语语言文字启蒙》1989年出版以后,成为法国各校最受欢迎的教材。发表学术文章七十余篇。

俞文虹,巴黎国立东方语言与文化学院博士。曽作为国家汉办公派教师赴法国任教,现为北京外交人员语言文化中心对外汉语教师,孔子学院总部使节班汉语主讲教师。研究兴趣:外交汉语教学,法国汉语教学,欧洲语言教学评估框架与汉语水平考试。

海外汉语教学概况——泰国篇 实践与案例课 1 3 非学历课程 吴应辉

作为“海外汉语教学概况”的系列课程之一,本课主要从泰国汉语教学概况、泰国汉语教学政策的变迁、泰国发展汉语教学战略规划、泰国汉语推广体系和泰国汉语教学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几个方面,帮助学习者从宏观上了解泰国的汉语教学情况,为赴泰进行汉语教学做好准备。

吴应辉,中央民族大学国际教育学院教授、院长、博士生导师。曾受聘多次担任国家汉办志愿者选拔考官,选拔过赴泰国、法国等十多个国家的汉语教学志愿者。曾主要负责筹办过中国第一批24所孔子学院之一的泰国清迈孔子学院的建设。吴教授长期从事高等教育国际合作交流和对外汉语教学的管理工作,是我国汉语国际推广最早的探索者、积极参与者和见证者之一。

新教师如何上好第一堂课 实践与案例课 1 3 学历课程 邵立敏

本课程通过分析初到海外的新教师,尤其是志愿者教师可能面临的工作上、生活上的问题,并结合实践经验提出有参考价值的意见和建议,旨在帮助和指导新教师做好课前准备,思考教学方法,解决教学中遇到的难题,成功地上好第一堂课。

邵力敏,首都师范大学中文教育专业学士,北京师范大学语言学与应用语言学专业硕士,现攻读泰国蓝康恒大学教育管理专业博士学位。

1993年起,曾先后在北京华侨学生补习学校、泰国Rajadamnern商业学校、北京华文教育学院、泰国东方文化书院(OCA)、洲际语文学院(ICI)、泰国华欣汪盖岗翁远程教育电视台(DLTV)、泰国易三仓商业学院(ACC)工作,现任泰国向日葵国际语文学校中文部主任,副教授。在教育管理、对外汉语教学、汉语教师培训等领域工作及研究经验丰富。

课程与教学论 理论课 14 60 非学历课程 邹峻

本课程是为进一步提升教师学员的专业素质而开设的专业理论课,课程内容涉及课程设计、课程组织、课程实施、教学手段、教学艺术,教学模式与方法等多个方面。学习本课程有助于教师学员在规划和设计课程,实施和评价教学等方面能力的提升,以便更好地将所学应用于实际教学。

邹峻,副教授,中央电大教育学院教育管理教研室主任。

模块八:汉语教学课程、大纲、教材与辅助材料

课程名称 课程类型 课时数 学时数 课程性质 主讲教师 内容简介 主讲教师简介
对外汉语教材介绍与选用 理论课 3 9 学历课程 李明

对于如何在众多的教材中结合自己的教学目标、教学对象和教学特色找到合适的对外汉语教材,一直是国内外对外汉语从业者十分关注的问题。本课程以此为出发点,结合《国际汉语教师标准》,与正在或者将要从事对外汉语的您,分享对外汉语教材的类型、如何选用与评估等信息,使您在学习本课后对形形色色的对外汉语教材有一个综合了解和整体把握,方便您在今后的教学中有针对性地选择、编写教材及教辅材料。

李明,女,1957年11月出生,江苏泰洲人,硕士,懂英语、瑞典语,现主要从事汉语第二语言教学与研究。

1982年1月毕业于扬州师范学院中文系并获学士学位。

1984年9月—1987年7月就读于天津师范大学中文系现代汉语专业并获硕士学位。曾任江苏扬州广播电台播音员、扬州师范学院中文系助教、天津师范大学中文系讲师、瑞典斯德哥尔摩大学中文系客座讲师等。

1998年6月调至北京外国语大学国际交流学院,先后任讲师、副教授,中外关系交流史学会理事,中外比较语言学会成员,北欧汉学学会成员。

模块九:现代教育技术与运用

课程名称 课程类型 课时数 学时数 课程性质 主讲教师 内容简介 主讲教师简介
现代教育技术 理论课 76 学历课程 李芒、梁小庆、李绯

本课程是专为非教育技术专业的教师学员开设的一门技术理论课程,通过学习,学员能够知道教育技术的基本概念,领会运用教育技术分析、设计、处理教学问题的基本方法,掌握应用教育技术开展教学活动的一般方法。学习本课程,对于教师学员在今后的工作中改善教学质量,提升教学效果都具有重要作用。

李芒,北京师范大学教授;

梁小庆,中央电大音像出版社社长,高级工程师;

李绯,清华大学高级工程师。

现代教育技术与对外汉语教学 实践与案例课 4 20 非学历课程 徐娟

这是一门操作性较强的实践类课程。本课程通过主讲教师耐心细致的讲解与操作演示,详尽地介绍了将现代教育技术融入对外汉语教学过程的方法与步骤,旨在帮助学习者提升运用教育技术辅助实际教学的能力。

徐娟,女,工学博士,北京语言大学研究员,九三学社社员,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专业语言信息处理方向博士生导师,北京语言大学应用语言学研究所所长。学术兼职有中文教学现代化学会常务理事兼北京秘书处秘书长,教育部高等学校文科计算机基础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1997年任教于北京语言大学,从事计算机辅助对外汉语课堂教学、网络对外汉语教学、对外汉语教学与现代教育技术整合、数字化对外汉语教学的交互设计等研究。

模块十:教师综合素质

课程名称 课程类型 课时数 学时数 课程性质 主讲教师 内容简介 主讲教师简介
教育心理学 理论课 33 非学历课程 张向葵;路海东;刘晓明

这是一门专为国际汉语教师的培养而开设的基础理论课,旨在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本课程在介绍教育心理学基本知识的基础上,力求使学习者掌握在教育情境中学与教的基本心理规律,帮助教师学员运用教育心理学的理论解决在教学中遇到的实际问题,提高其教学和教育科研能力。

张向葵,生于1958年9月。1983年于东北师范大学教育系取得学士学位,1986年于东北师范大学教育系取得心理学专业硕士学位,1995年于希腊亚里士多德大学哲学院心理学系取得博士学位。长期任教于东北师范大学,曾担任东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副院长、博士生导师,现为国家基础教育实验中心副主任,并兼任中国心理学会理事、教育部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专家指导委员会委员、全国教育心理学会专业委员会副主任、中国心理学会“心理科学编委会”编委等。在发展与教育心理学领域内,研究主要集中在两个方向: (一)社会认知——自尊的系列研究;(二)儿童认知加工效率、学习策略获得与改造及环境对其成长影响研究。专著有《教育心理学》、《发展心理学》、《青少年心理学》、《课堂教学监控》等。 路海东,生于1965年3月。1987年毕业于东北师范大学教育系,1990年于东北师范大学教育系取得硕士学位,2004年于东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取得博士学位。长期任教于东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现为博士生导师,并兼任中国心理学会会员、中国社会心理学会理事、中国心理卫生协会会员、吉林省心理学会常务理事、吉林省心理卫生协会理事等。 研究方向为学习心理与教学心理,教育社会心理。著作主要有《教育心理学》、《学校教育心理学》、《心理学基础》、《启发式教学实验研究》等。 刘晓明,生于1963年10月。1986年于东北师范大学教育系获得心理学专业学士学位,1989年于东北师范大学教育系获得教育心理学专业硕士学位,2002年于东北师范大学获心理学博士学位,2005年为南京师范大学博士后。1989年至今,于东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任教,现为博士生导师,国家基础教育实验中心心理教育研究中心主任。此外,还担任吉林省心理学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并兼任吉林省心理咨询师协会会长、吉林省学校心理咨询专业委员会常务秘书长、吉林省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专家指导委员会常务副秘书长、中国心理学会学校心理学专业委员会委员。研究方向为教育心理学,学校心理学,心理教育。主要著作有《心理咨询》、《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咨询的理论与技术》、《新课程与教师心理素质》等。

中国教育简史 理论课 90 非学历课程 俞启定

本课程是为提高教师综合素质而开设的理论课,通过本课程的学习,旨在使学习者了解中国教育发展的基本线索和一般规律,初步认识中国教育发展中的历史经验和教训,通过学习增强历史借鉴感,为更好地从事教育教学工作打下基础,同时有助于教育管理水平的提高。

俞启定,男,1948年8月出生。1986年10月通过教育史博士学位论文答辩,为国内首位获教育学一级学科博士学位者。主要从事中国教育史研究和教学工作,所在学科为国家重点学科。现为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教育历史与文化研究所所长,中国教育学会教育史研究会副理事长。主要著述有:《先秦两汉儒家教育》,《教育学三百题》,《中国教育思想通史》第二卷,《中国教育制度通史》第一卷,《北京古代教育史料》,《书院北京》等。俞启定教授主编的中央广播电视大学《中国教育简史》多媒体教材获北京市高等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其中12集教学文献片《源远流长的中国教育》获国家音像制品奖、全国优秀教育音像制品一等奖。在此基础上编制的中国教育史多媒体网络课件,被教育部评为全国中小学教师远程教育的八部优秀课件之一,本网络课程就是在原课件基础上,进行了全面调整、修改和充实而成。

美学原理 通识课 54 非学历课程 彭吉象

这是一门针对提升教师综合素养而设置的通识类课程,本课程的基本教学任务是结合人们的各种审美活动,讲解各种基本的美学现象、美学知识和美学理论,使学习者了解审美活动的意义,认识审美活动的内在规律和基本特点,提高自觉审美的意识和审美能力。引导学习者将所学的美学理论应用于生活中的审美实践中去,激发学员在美学理论指导下去发现美,创造美。

彭吉象,1948年10 月23 日出生,四川省成都市人。1978年考入北京大学哲学系,获学士学位;1982年考入北京大学美学专业研究生,师从朱光潜、宗白华等6位导师,获硕士学位。现任北京大学艺术系书记、教授。兼任北师大艺术系教授、博导。中国高教美育研究会副会长、中国高教影视研究会副会长、中国电视艺术家协会高校艺委会副会长,美国密执安州立大学艺术系客座教授,第二批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

长期从事艺术性、影视美学等学科的教学与科研工作。迄今为止,已出版或发表了300多万字的专著、译著和论文。其代表性作品包括:主编《中国艺术学》(高教出版社97年版,80万字),《人民日报》、《光明日报》、《中国文化报》等10多家报刊发表书评或消息推荐,将此书称之为“具有中华民族特色的艺术学体系开创之作”。该书于98年获“中国图书奖”,又于99年获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学术成果一等奖和第一界国家社科基金优秀项目成果奖。主编《影视鉴赏》高教出版社98年版,该书被列为国家级“九五”重点教材,全国高校第一批素质教育重点教材,以及教育部指定的全国普通高等院校美育与艺术教育重点教材(共四本)之一,并由教育部向全国高校推荐,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李岚清同志在百忙中为此书撰写了序言,倡导高校普及美育与艺术教育,该书于2001年分别获得北京市优秀教学成果奖和教育部优秀教学成果奖。《艺术学概论》与《电影银幕世界的魅力》两本专著,先后在北大出版社出版,之后又由台湾出版社于1992年和1994年以繁体字再版向海外发行,受到广泛好评。主编的“北京大学影视艺术丛书”首批10本,其中包括他撰写的《影视美学》(35万字),已由北大出版社2002年6月出版。还有多篇论文在国内外重要报刊上发表。于1994年至1995年应邀赴美国密执安州立艺术系担任客座教授,为该系研究生授课,又于1998年夏季应邀赴日本东京共立大学合作科研,其成果被译成日文在日本出版。目前研究范围主要集中在艺术学、影视艺术等领域。

艺术学概论 通识课 40 非学历课程 张瑞麟;彭吉象

本课程是为了提升教师艺术修养而开设的通识类课程,本课程以各门艺术的普遍规律作为研究对象,揭示了艺术的基本性质、艺术活动系统、艺术的分类以及各门艺术的特征,对于教育工作者了解艺术常识、提升艺术修养,增强人文素质具有重要作用。

彭吉象,1948年10 月23 日出生,四川省成都市人。1978年考入北京大学哲学系,获学士学位;1982年考入北京大学美学专业研究生,师从朱光潜、宗白华等6位导师,获硕士学位。现任北京大学艺术系书记、教授。兼任北师大艺术系教授、博导。中国高教美育研究会副会长、中国高教影视研究会副会长、中国电视艺术家协会高校艺委会副会长,美国密执安州立大学艺术系客座教授,第二批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

长期从事艺术性、影视美学等学科的教学与科研工作。迄今为止,已出版或发表了300多万字的专著、译著和论文。其代表性作品包括:主编《中国艺术学》(高教出版社97年版,80万字),《人民日报》、《光明日报》、《中国文化报》等10多家报刊发表书评或消息推荐,将此书称之为“具有中华民族特色的艺术学体系开创之作”。该书于98年获“中国图书奖”,又于99年获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学术成果一等奖和第一界国家社科基金优秀项目成果奖。主编《影视鉴赏》高教出版社98年版,该书被列为国家级“九五”重点教材,全国高校第一批素质教育重点教材,以及教育部指定的全国普通高等院校美育与艺术教育重点教材(共四本)之一,并由教育部向全国高校推荐,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李岚清同志在百忙中为此书撰写了序言,倡导高校普及美育与艺术教育,该书于2001年分别获得北京市优秀教学成果奖和教育部优秀教学成果奖。《艺术学概论》与《电影银幕世界的魅力》两本专著,先后在北大出版社出版,之后又由台湾出版社于1992年和1994年以繁体字再版向海外发行,受到广泛好评。主编的“北京大学影视艺术丛书”首批10本,其中包括他撰写的《影视美学》(35万字),已由北大出版社2002年6月出版。还有多篇论文在国内外重要报刊上发表。于1994年至1995年应邀赴美国密执安州立艺术系担任客座教授,为该系研究生授课,又于1998年夏季应邀赴日本东京共立大学合作科研,其成果被译成日文在日本出版。目前研究范围主要集中在艺术学、影视艺术等领域。

美学与美育 通识课 45 非学历课程 王一川

这是一门专为国际汉语教师综合素质的培养而设置的通识类课程,其目的是培养学习者具备基本的美学与美育理论知识,较高的审美鉴赏能力和审美塑造能力,以及较高的实施美育能力。本课程注意理论与实践的结合,重视美学美育理论向审美实践与审美教育实践能力的转化。学习该课程对教师综合素质的培养和提高具有很大帮助。

王一川,男,《美学与美育》课程主编、主讲,北京师范大学研究生院常务副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1982、1984、1988年在四川大学、北京大学和北京师范大学先后取得文学学士、硕士和博士学位。曾赴英国牛津大学、加拿大多伦多大学、美国哈佛大学访问。近年主要研究文艺美学、中国现代文艺与文化现代性问题。著有《意义的瞬间生成》、《审美体验论》,《语言的胜境》、《语言乌托邦》、《中国现代卡里斯马典型》、《修辞论美学》、《通向本文之路》、《中国形象诗学》、《张艺谋神话的终结》、《汉语形象美学引论》、《杂语沟通》、《汉语形象与现代性情结》、《中国现代性体验的发生》等多部学术专著,发表学术论文300余篇。

文学概论 通识课 9 27 学历课程 王一川

文学概论是研究文学规律和文学风格的学科,也是语言文学专业的一门必修的基础课。《文学概论》课程的开设是为了引领学生实事求是地、按照文学的基本规律和自身特征,对文学的主要问题进行分析和研究,增强学习和研究文学的兴趣,为后续的大量文学类课程的学习奠定一定的基础,提供一定的学习方法。对于对外汉语专业的学生来说,了解文学的基本概念,具备一定的文学素养,也是未来工作中所必不可缺的一项素质。

王一川,男,《美学与美育》课程主编、主讲,北京师范大学研究生院常务副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1982、1984、1989年在四川大学、北京大学和北京师范大学先后取得文学学士、硕士和博士学位。曾赴英国牛津大学、加拿大多伦多大学、美国哈佛大学访问。近年主要研究文艺美学、中国现代文艺与文化现代性问题。著有《意义的瞬间生成》、《审美体验论》,《语言的胜境》、《语言乌托邦》、《中国现代卡里斯马典型》、《修辞论美学》、《通向本文之路》、《中国形象诗学》、《张艺谋神话的终结》、《汉语形象美学引论》、《杂语沟通》、《汉语形象与现代性情结》、《中国现代性体验的发生》等多部学术专著,发表学术论文300余篇。

国画初步系列教学——兰 才艺课 2 6 非学历课程 吴蓬

这是专为国际汉语教师综合素质的培养而开设的一门才艺类课程。本课程的设置以国家汉办制定的《国际汉语教师能力标准》为依据,有助于教师理解并掌握中国艺术——国画兰的基本知识,并鼓励教师将所学才艺运用于实际的课堂教学和海外生活中。

吴蓬:1941年生于浙江嘉兴石门,祖籍徽州,是一位很有实力的学者型画家,同时又是当代颇有威望的书画评论家、国画理论家。作为一个经历坎坷、阅历丰富的传奇人物,他对山水、人物、花鸟、书法皆精,能文,善古琴。他倡立的“五行品味说”,以“金、木、水、火、土”五行的特征来品味书画:金者,用笔俱金石味;木者,造型质朴松灵;水者,画面有滋润感:火者,有气势;土者,笔墨浑厚。他强调笔墨的“阴阳调和之美”,画中“阴阳”体现在长短、粗细、刚柔、枯湿、浓淡、松紧、虚实、巧拙等。所作花卉,以梅、兰、竹、菊“四君子”著称;鸟兽以墨鸡、墨马为专攻;山水画中,尤善画水;人物画中,最善佛像。现已有《吴蓬画集》、《砚田耕耘录》、《芥子园画谱》(吴蓬临本彩色版)、《国画初步系列教学丛书》、《白雪斋赏读丛书》等面世。近年来在中国教育电视台一套、二套节目中开设国画技法讲座,并在国务院新闻办和教育部在美国设置的斯科拉卫星电视网的全中文教学频道播出,由中央电大音像出版社出版光盘《国画初步系列教学》、《芥子园画谱技法讲座》、《吴蓬画贵州》、《画梅、兰、竹、菊、松技法系列》、《画人物技法》等。吴蓬先生还曾为中南海创作大型国画《不尽长江滚滚来》。

国画初步系列教学——竹 才艺课 1 3 非学历课程/选修课程 吴蓬

竹在中国的文化中,是有骨气、有气节、坚贞的象征,同样也象征着生命的弹性、精神的真理。画竹、咏竹成为历代文人骚客培养兴致的乐趣之一。如果您也有这样的雅兴,同时又或者为成为一名国际汉语教师积累中华才艺,那么请开始本课的国画之旅吧!

吴蓬:1941年生于浙江嘉兴石门,祖籍徽州,是一位很有实力的学者型画家,同时又是当代颇有威望的书画评论家、国画理论家。作为一个经历坎坷、阅历丰富的传奇人物,他对山水、人物、花鸟、书法皆精,能文,善古琴。他倡立的“五行品味说”,以“金、木、水、火、土”五行的特征来品味书画:金者,用笔俱金石味;木者,造型质朴松灵;水者,画面有滋润感:火者,有气势;土者,笔墨浑厚。他强调笔墨的“阴阳调和之美”,画中“阴阳”体现在长短、粗细、刚柔、枯湿、浓淡、松紧、虚实、巧拙等。所作花卉,以梅、兰、竹、菊“四君子”著称;鸟兽以墨鸡、墨马为专攻;山水画中,尤善画水;人物画中,最善佛像。现已有《吴蓬画集》、《砚田耕耘录》、《芥子园画谱》(吴蓬临本彩色版)、《国画初步系列教学丛书》、《白雪斋赏读丛书》等面世。近年来在中国教育电视台一套、二套节目中开设国画技法讲座,并在国务院新闻办和教育部在美国设置的斯科拉卫星电视网的全中文教学频道播出,由中央电大音像出版社出版光盘《国画初步系列教学》、《芥子园画谱技法讲座》、《吴蓬画贵州》、《画梅、兰、竹、菊、松技法系列》、《画人物技法》等。吴蓬先生还曾为中南海创作大型国画《不尽长江滚滚来》。

中华才艺——剪纸 才艺课 1 3 非学历课程/选修课程 李强

剪纸,是中国汉族最古老的民间艺术之一。您可以在剪纸的过程中体味这种古老的镂空艺术带给人的视觉享受,如果有机会,您还可以带着剪纸走出国门,体会他与其他文化产生的碰撞、擦出的火花。

李强,山东人,中国剪纸艺委会常务理事,山东省剪纸学会副会长,烟台市剪纸委员会会长。近20年来遍寻民间剪纸艺人,搜集原生态剪纸作品,对山东剪纸里的图腾符号、物候历法、生死崇拜进行了调查研究和整理。致力于保护和传承剪纸艺术,让更多的现代人了解并关注这一文化遗产,唤醒人们对传统文化的情感及珍惜意识。2006年,投资40万元人民币,在山东省烟台市建立烟台市剪纸博物馆,占地100多平方米,内藏有山东省13个县市区从公元十三世纪到二十世纪的民间剪纸作品6万余件,作品涉及居室剪纸、岁时节令剪纸、人生礼仪剪纸、祭祀剪纸、服饰剪纸等20余个门类。2007年,亲手创办了“胶东剪纸”网站,详细记录着烟台剪纸艺术的演变、发展,并关注国内所有剪纸活动。

中华才艺——丝网花 才艺课 1 3 非学历课程/选修课程 原乃秋

丝袜花,最早起源于日本,被当地人称之为东篱花,由于制作丝网花的基本材料是普通的丝袜,也被称为“丝网花”。利用废旧的材料制成仿真花卉,你也可以做到!下面就开始跟我们的老师一起操作吧!

原乃秋,网名若瑜。2005年开始学习丝网花的制作与研究,利用业余时间免费传授丝网花的制作技术。

中华才艺——中国结 才艺课 1 3 非学历课程/选修课程 曹海梅

中国结不仅造型优美、色彩多样,同时作品的命名,如“吉庆有余”、“福寿双全”、“双喜临门”、“吉祥如意”、“一路顺风”等组配,都表示热烈浓郁的美好祝福,是赞颂以及传达衷心至诚的祈求和心愿的佳作。您想为你的中国朋友或者外国朋友编一个中国结寄托深厚的情谊吗?请跟我们一起动起手来吧!

曹海梅,1967年生于北京。从小深受中国传统文化的熏陶,在工艺、美术、设计等方面都有涉猎。九岁从师著名画家潘洁兹老师,学习工笔重彩人物画。1987年毕业于北京工艺美术学校染织专业。1991年留学德国波恩。 1993年起担任北京市工艺美术学校服装专业教师。现任北京市艺术设计学院教师,教授编结、服装设计、计算机美术设计等课程。出版图书:2001年出版《中国结艺:基础入门》,2002年出版《中国结编结宝典》。

服务条款 隐私条款 版权所有 © 国开贝和教育科技(北京)有限公司
京ICP备14026026号 | 京ICP证150502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07999号